伊東豐雄,現年67歲高齡的世界當代重要的日本建築家。目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3/8~5/25的一樓展示區,展出伊東先生一生至今的建築生涯與作品。其中,許多多年來的作品以及概念形成的草圖與筆記,完整地呈現。另外,更著手於台灣北(台北:台灣大學社科院新館)、中(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南(高雄:2009世運會會場)各有其建築作品在設計與動工中。

        由於我看得非常仔細跟詳細,甚至讀了伊東先生用日文手寫的筆記複本,要一次看完整個伊東先生的概念與想法,可能只會把我自己的腦袋燒焦,所以會分多次地慢慢仔細看完。

        其實我對於藝術與建築是幾乎完全沒概念,但對於伊東先生的建築概念,胸口還是不禁能流出無限地感佩!深深地懷疑他是用多高的層次在看這個世界?從他的筆記當中,也記述了部分小時在鄉間的生活,細膩的觀察力與想像力,超乎常人所能想像。這一切的想法,完全融入在他近年的建築作品裡。


仙台媒體中心


        彷彿擁有「上帝之手、科學家的眼光、對大自然的愛心」的伊東先生,在1990年代間設計並完工使他踏上新的里程碑的「仙台(日本東北部重要城市之一)媒體中心」。也是此展覽擺為最優先的一項展示品,當然展示品只有其設計概念及其設計圖的手稿副本。一開始的設計圖,宛如植物細胞的管壁的方格圖裡,概念包含:「管」、「板」、「皮」等三個元素,將整體建築在無實際方格的樑柱下建築出來。在每一個樓層中,又帶有各自不同的生命體概念的設計融入其中,也針對民眾的需求作設計上的意見交換,不僅在實用性、安全性、藝術性等著眼點上,全方位地考量下,2001年座落於仙台市。

        伊東先生的作品給我的感受是:彷彿造物主在造物,或是像宇宙初形成所產生的生命漩渦。作品中,時常利用地形造出彷彿融入地形中的生物與生態,不禁令人嘆為觀止!而樓層裡的設計,也彷彿生物體裡的細胞與物質間地流動,即使人在建築物裡活動時,也有恰如其份地流暢感,完全沒有突兀地與建築物融為一體的生物一般。

        伊東先生另一個設計重點是:光的明暗協調。所以盡其一切使用白色以達到最好的反光與協調效果。並巧妙地使用各式各樣幾何圖案的無框玻璃,使建築內產生有如「穴居」般地隱密,卻又可得到光線的照射,使活動其中的人們,都可以在任一個位置尋覓到適宜停留的處所。

表參道TOD's大樓

        座落於日本東京涉谷區表參道的精品街上的TOD's大樓,是我相當喜歡的一棟建築。

        如圖所見,該建築使用一體成形的架構,內部沒有使用任何樑柱的設計,全棟七層樓高只依靠櫸木圖案的外壁支撐整體建築的重量。而每段高度所使用的外壁粗細與無框透明玻璃的大小所能載重的量值,都是經過精密地計算而設計的。設計的構想,就是馬路中央的櫸木交織錯綜的樹枝。因此不僅在白天,或是晚上點亮內部的燈光來看,都像棵活生生地櫸木一般佇立在馬路旁,一點也不突兀!


「瞑想之森」齋場


        瞑想之森,是位於日本岐阜縣當地著名的火葬場。一點也不像印象中辦葬事的場所!設計概念是來自水中即將展翅高飛的白鷺鷥。如圖所見到的乳白色屋頂,波浪般的造型,非常自然地展現出他的概念,尤其配合當地的山坡以及水池之後,相當融入自然景觀,也帶給人莊嚴肅穆和希望的感受。光看圖也能讓我不禁激動起來!

        以上先簡短介紹一些我喜愛的作品,之後應該會再多去看展、作筆記,再來介紹其他伊東先生非常豐富、有概念的作品。

        很想俏皮地說,如果身處伊東大師的作品裡的話,應該外星人來侵略地球,也不會發現躲在建築物裡的人類的蹤跡。所以如果有機會,即便不是有該建築的使用目的,也想實際到當地作參訪。畢竟「空間,是要用感受的!」。

        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有點小抱怨,網站裡的介紹作得非常地陽春,一點也不吸引人來看這位具有現代改革與前衛的建築家的展覽。不知是因為版權的關係,還是希望民眾到現場參觀的原因?

(以上參考資料:台北市立美術館地球上的風等網站,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ip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